地址:廊坊市万达广场E座1808室
咨询电话:18632688886
QQ在线咨询:2595926555
请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,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帐号,及时了解更多资讯。
在音符这个大家族里,还有一些旁系亲属。例如附点音符。它只是一个圆圆的小点点,附属在音符后面的,所以叫“附点”。而带附点的音符呢,就叫“附点音符”。
附点的主要作用是让乐谱更为简化,让大家读谱时更加方便。
请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圆点,它的音值有它前面那个一本正经的音符一半的长短。不管它前面的那个音符有多大,这个小小的附点都具有同样的作用,它很历害的。
比如:前面的是个四分音符。当这个四分音符唱一拍时,那么这个带了附点的四分附点音符就要唱一拍半。如果前面是个全音符。当这个全音符唱四拍的时候,这个全附点音符就要唱六拍,以此类推。
另外在写附点音符时,标画符点请注意几个问题:
1、附点一定要画在音符的后面,也就是音符的右边,千万不能画在音符的其它地方。
2、附点要靠近符头。
3、附点音符的符头如果在间里,附点也要画在间里;附点音符的符头在线上,附点要画在音符右上方的间里。
复附点音符一般来说用的不是很多。
如果由于乐曲的需要,所唱音的音值比附点音符还要长怎么办呢?这时候复附点就派上用场了。那么怎么表示呢?很简单,就是在附点的后面再带上一个小兵,也就是在附点后面再加上一个附点,这种记法称为复附点。标有复附点的这个音符也就叫复附点音符。这种复附点的算法是这样的:前面一个圆点是表示增加了音符一半的时值,而第二个附点(也就是后面一个圆点)则表示它要增加前一个附点一半的时值。这样两个圆点加起来的总时值,是音符原有时值的四分之三。
用个形象一点的图片展示就是这样,一个完整的西瓜,附点加上一半,复附点就是再加上1/4的西瓜。
在抄写音符时经常会有一组一组的音形出现,这里面会有各种组合,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可以共用一个符尾,这样便于视谱,另外也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谱面上这种画法的共同的符尾,也叫做“符杠”,一般这种画法的符杠,他们的符干的方向通常是以距离第三线最远的那个音符为标准,并且要画得比符干粗一些。
多声部的记谱方法主要是要看他们的节奏型。在节奏性相同的时候,可以用一个符干来共同表示。
如果不同的高、低声部要同时标写在一行谱上而节奏不相同时就不能用共用“符干”来表示。应该各自使用自己的符干,只是上声部的符干要朝上,而下声部的符干要朝下,(这时就不以第三线为界线了)。